为响应中央“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促进校地合作,推动阳光学院“筑梦红色下党‧阳光学习之路”大学生下乡扶贫红色教育项目的成功转化,2018年4月8日,我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阿火、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马彦彬、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等组成的调研小组二进下党乡,再次来到习总书记始终挂念在心的地方开展调研工作。
惠民产业—— 下乡的味道
在黄阿火书记的带领下,调研小组参观了下党乡特色农业合作社——“下乡的味道”,得到该合作社负责人李锦良先生的热情接待,并详细了解了该品牌的历史由来、生产过程和实作经营等各方面情况。
文化联动—— 一村一品
调研小组随原下党乡副书记刘明华先生重走下党乡困难时期采茶的必经之路——铁索桥、以草药为特色的古民居碑坑村和以酿酒为产业的碑坑山村。刘明华副书记对下党乡“一村一品”的产业联动战略进行详细介绍,推动每一个村庄打造一种特色的产品,作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该战略的文化联动思路为我校调研小组就未来如何发展具有下党特色的产业结构有了进一步思考和认识。
校地共建—— 红色旅学
寿宁县下党乡乡长项忠宏女士对我校调研小组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她引导大家参观“下乡的味道”标准化茶厂,并表示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下党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实地考察和了解,黄阿火书记对下党乡“下乡的味道”产业的落地和推广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筑梦红色下党‧阳光学习之路”项目要针对如何发挥学院的智力支持和就如何推动地方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切实将阳光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改革与红色教育相融合,与乡村振兴相联系,争取不断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和大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双方就建立长期共建关系达成进一步合作共识,校地合作模式也将对下党乡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