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管理系的张妍芬老师有了一个不小的收获。曾经让她倍感压力的《管理信息系统课》在这学期的课堂上景象焕然一新,同学们对案例教学颇感兴趣,小组案例讨论使得原本沉寂的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
“这要归功于教学大纲的新思维。”据张妍芬老师介绍,《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很“枯燥”的课程,理论性非常强,学生也“望而生畏”。 改革后的课程教学大纲,不但减少理论章节内容,增加实践内容,而且引进案例教学和案例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老师总动员 积极探索教学大纲新思维
今年6月份起,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吹响号角,第四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诸多思路和思想火花也等待“落地”,管理系教学大纲改革在学院这次教学改革行动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
据管理系主任杜苏教授介绍,这次改革全系老师总动员,今年暑假全系所有老师就在为教学大纲做调研和实践,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材等方面都做了改革。有多门课程的改革成效已经明显体现。一些相当成熟的课程如《市场营销学》等也在这次教学大纲的改革中“老瓶装新酒“,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
记者在市场营销专业修改后的教学大纲上看到,将原版的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增加、调整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实地调研法、游戏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电子商务专业有两门课程进行了教材变更。《网店运营管理》和《课程设计七—网店运营实训》弃用传统的教材,采用更新的实用型为主的教材。有的课程还在考试方法上做改革,如《网页设计与网站管理》和《图像处理及动画制作》等课程由原来的“笔试”改为“上机考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学大纲上的一点点改动,都需要老师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据了解,管理系十多位老师已进驻多家企业项目做品牌建设或参加政府质量奖评选等工作,教学大纲改革是全系老师企业实践及对应用型教学改革长期思考和实践探索的结果。
学生多实践 企业成为教改“第二课堂”
今年暑假,管理系6名大二学生在福建华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习,并派出张妍芬和郑成功两名老师担任指导老师。企业对此非常重视,专门组织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和辅导,学生受益匪浅,实习回来后还特意告诉杜苏主任,说经过实习懂得了课程知识怎么在实践中应用,怎么进行自己的学习生涯规划。杜苏主任认为,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是教学大纲改革实践性迈出的重要一步,而且成效渐现。
从上学期开始,《电子商务》课上的30多位同学在福州众事达有限公司实习六周,《B2B网络营销》和《SEM原理与方法》这两门课程还由企业部门经理来授课。这样“一进一出”的结合也使课堂更有活力。管理系多位老师表示,由于学生有了实习经历,他们对课程教学中的内容有了更好的理解。
徐丹老师在《商务礼仪课》上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策划一个会场的礼仪和公关的各个环节。同学们积极性很高,他们主动思考,按照酒店礼仪的要求布置会场,在课堂上进行分工合作并组织谈判,这是翻转课堂的尝试,也是酒管专业教学大纲改革的落地方式之一。
据了解,管理系酒店管理专业还将从教学培养计划、实践课程和教学方法等三方面进行改革。并将借鉴瑞士洛桑和美国尼亚加拉大学的酒管专业教学特点,逐渐打造一个国际化的酒管专业。
实践性增加、引入案例教学、创新教学方法……这一次管理系教学大纲的改革激发了全系师生对教学创新的思考,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每一位老师都要积攒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信手拈来企业案例进行分析等等,“老师不能被学生追着跑。”杜苏教授用一句话生动地形容。 “一有机会就去企业”,老师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是推动教学大纲改革的不竭动力之一。(宣传部 郑丽香/文 管理系/供图)

学生实习回校和杜苏主任交流心得

管理系郁榕睿老师在企业指导学生实习

学生在福州微软技术中心实习,与企业负责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