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面向未来教育的跨界对话——阳光学院承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数字化课程资源研究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召开
时间:2019-12-29    点击量:

在互联网+教育趋势下,高校课程教学模式应该如何创新?AI时代的高等教育呈现出哪些特征?数字化课程如何与教育扶贫相融合?12月2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数字化课程资源研究分会主办、阳光学院承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数字化课程资源研究分会2019学术年会在福州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数字化课程资源研究分会理事长张文霞等领导及全国百所高校近300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话数字化教育新篇章。我校乔海曙校长、党委陈少平书记、张红霞副校长出席会议。

姜恩来副会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互联网+”教育时代,高等数字化教育更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刘健副厅长在致辞中指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充分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本次学术年会活动既立足当下发展所需,又面向未来探索可能。希望各高校在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上,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坚持求真务实,积极合作,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运用能力,并力争完成教育资源共享。

张文霞理事长表示,当前,教育信息化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此次学术年会将紧紧围绕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应用与评价,积极探索其在人才培养、行业运用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共谱数字化教育新未来。

我校乔海曙校长在发言中指出,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冲击下,全国各大高校纷纷主动迎战,投身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浪潮中。阳光学院在努力实现课程信息化全覆盖的同时,也不断深化应用型课程的内涵建设,将以“未来观、全球观、全局观”来不断拓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之路。

我校党委陈少平书记主持开幕式

本次学术年会旨在为全国高等教育院校和广大数字化资源供应方提供交流合作平台,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发展。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慕课、数字化课程、学堂在线、AI时代的高等教育等主题进行主旨发言,进一步分享交流我国高等院校数字课程资源建设经验,探讨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本次学术年会增设了首届“面向未来教育的跨界对话”环节,知名电信、网络、计算机等行业领头企事业专家与教育界专家、领导及教师同台献计献策,共谋教育发展大计。此外,本次年会还设置了福建省高校精品在线课程资源展示专区,集中展示本省高校精品在线课程资源。

据了解,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数字化课程资源研究分会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清华大学于2017年1月联合发起成立,共有理事单位223家,其中高校215所。自成立以来,分会积极推进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整合优质教育与技术资源、开展数字化教学内容建设、应用和共享模式研究,并为探索高等院校数字课程资源建设与发展中重要的现实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指导、经验总结与案例支撑。

本次大会同时集聚了数字化教育领域的优质企业伙伴共同参与,支持企业包括:国内智能交互平板品类首创者--希沃SEEWO、专注教育创新的行业领跑者--泓深教育、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超星集团、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提供商--润尼尔、ICT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商--中兴教育、批改网、灯塔阅读等行业代表,借力企业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源,助力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蓬勃发展。(宣传部 校新闻通讯社 林博涵 黄雯婷 杨旭辉 供稿)

分享到: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