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热浪滚滚,实践步履不停。8月4日至5日,我校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的10余名师生受莆田龙头村村民邀请,组成农家环境创设项目实践队,赴该地开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打造香蕉文化之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环境创设、新媒体传播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推广龙头村滞销香蕉,喜获初步成效。

今年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龙头村迎来60亩香蕉大丰收,但蕉农们却高兴不起来,因疫情影响,“丰收喜”遭遇了“卖蕉难”。为了破解龙头村优质香蕉滞销难题,减少蕉农心理和经济负担,实践队成员入村开展前期调研,了解到,由于龙头村各家香蕉种植量不成规模,长期以来,成熟的香蕉主要通过村里唯一的一家食杂店对外销售,销售场所杂乱,场所内外缺乏明显的香蕉销售信息,没有开展网络宣传推广。
实践队成员经过充分的调研、总结、策划,计划从改善食杂店经营环境入手,引入新媒体宣传,树立该村的香蕉品牌,缓解香蕉滞销局面。
实践队对食杂店内、外进行主题改造,店内加强商品品类划分,实现整齐有序陈列,店外着重突出香蕉元素,打造惹眼的招揽标识。通过手绘“本地香蕉”醒目牌匾、15㎡“香蕉文化墙”、欢迎光临“香蕉小超人”、地面香蕉LOGO等VI识别体系,使得外部环境焕然一新。原本“土味”的农家水泥桶,摇身一变成为特色香蕉泥制桶。从店内到店外,从内墙到外墙,每一个创设均体现出香蕉文化,成为龙头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与此同时,实践队员还迅速通过新闻媒体、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传播渠道,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矩阵式宣传推广和网络销售,吸引了许多顾客慕名而来,共协助蕉农销售香蕉400余斤,解开了困扰蕉农多时的“卖蕉难题”,村民们纷纷向实践队员表示感谢。接下来,实践队还将通过团立项等活动,依托当地香蕉文化产业,推出系列实践活动,与村民一道将龙头村打造为香蕉文化之乡。(阳光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 郑雪边 黄芷妍 薛舒凝/文 蔡昕妍/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