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大咖云集 思想碰撞——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2020年年会论坛观点采撷
时间:2020-12-14    点击量:

行业大咖云集,坐而论道话发展。12月12日-13日在我校举行的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2020年年会论坛以“后疫情时期应用型课程改革”为题,邀请了10多位国内该领域权威专家齐聚卧龙山,就课程开发、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热烈研讨和交流。

在论坛上,我国著名教育家、百岁高龄潘懋元先生通过视频形式为论坛致辞。潘先生说,我国高等教育要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有三个重要内涵:即课程、教学与教师。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在组织课程建设过程中,团结众多教师,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副秘书长叶之红、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曹勇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务部主任刘亚荣、复旦大学教授张学新等专家应邀出席,来自全国各地100多所高校的200多位教师共赴盛会,共同探讨应用型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方法,线上线下同论道,为论坛带来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学术报告。

论坛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副秘书长叶之红做主题为《课程改革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主题报告,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国际课改经验,强调课程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观点采撷

课程改革的本质是学校文化的重建,包括学校课程体现出来的制度文化,以及教学文化、学习文化、环境文化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学校教育的独特文化。社会的整体变革是学校课程改革的触发器。课程改革是伴随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的的确确、切切实实、实实在在思考并实践“为什么而教”“教什么”“怎样教”“怎样考量教的成效”等问题,并以此推动教育组织的变革。

课程改革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不是新旧教材的替换,而是基于对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再认识,以及社会教育文化的推陈出新,推动以课程为核心的整个教育领域的系统改革,必然牵动课程理念、目标、结构、管理、方法与评价的全方位变革。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和基本功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是解决人才培养问题。联盟副秘书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务部主任刘亚荣,作《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是高校不变的长期规划》专题报告,梳理分析高校办学定位与课程形态的关系。

观点采撷

一个高校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期大概是20多年以上;而一个高校的战略规划期至少也需要几十年时间。二者在方法论上也是比较具有一致性,都是采取环境扫描、目标定位和实现策略。

如果用发展战略的视角来解析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过程,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体系最重要的首先是目标定位;其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依靠课程体系的建设。目前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实践存在6种不同的实践模式。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各自采取不同的路径,与应用型大学最接近的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也耗时近10多年,进行的全校系统的建设,形成今天独特的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应用型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结合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结合各个学校不同的特色,提出不同的改革方案和措施?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常务理事长、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理事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曹勇安作《课程改革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主题报告,分享基于实践的课程开发的原则、方法与评价方式。

观点采撷

曹教授提出课程改革本质是课点重组,要遵循课程设置的“四真”“三化”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岗位、职业和社会需求的显性教学目标,同时满足“立德树人”的隐形教学目标,以毕业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围绕课程定位、设计、实施、评价等四要素设计课程矩阵。应用型课程体系评价重点在于观测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度、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的紧密度、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的对接度和培养质量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应用型课程应重点在评价服务专业培养目标的契合度、双基双技与实践的融合度、教学做合一的密切度和应用能力在实践中的表现度,课程产出等都应能有效测量。

后疫情时代极大催化了线上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对线上、线下教育教学之间的衔接,对教学软硬件资源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盟五校分会会长、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副校长李克军作了题为《后疫情时期应用型课程建设与教师转型的思考》的报告,分享了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应用型课程该如何改革,教师该如何转型发展等问题。

观点采撷

课程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应当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课程目标,融入课程思政,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重塑课堂教学新形态,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实现课程价值,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后疫情”时代,教师角色已然发生了转变,未来,教育信息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将愈发明显。只有教师的信息化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领学生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由经师向人师的转变。

大学扩招以来,如何保证教育质量是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虽然在该领域已有不少相关研究,但来自学生的声音还很少,对此,联盟学情研究中心、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易晨希等作《应用型高校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报告》 专题报告,解析了调查报告的结果。

观点采撷

本次调查基于学习性投入理论,选择四大主题学习性投入指标和高影响力教育实践指标,对全国14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8000余名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帮助学生学习的建议,即聚焦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性投入,加大课程高阶学习比重,鼓励同伴互教互助学习,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意识,全面提升学生服务水平。

联盟信息中心/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教师李文禹等作《技术赋能课程改革》专题报告,聚焦如何通过课程改革、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等,实现教师在岗专业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真正发挥技术为教育赋能的效力。

观点采撷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以教育部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人社部职业标准和社会调研为参照,建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态度点库、技能点库和知识点库,重新序化形成8门专业核心课和若干专业课,形成学年实践教学目标,调整课程体系。通过创办财务咨询公司、承接校内外会计外包业务,为学生实践搭建真实的职业环节,推动学生以进行团队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整理出真实项目,并将其引入课堂,将真实的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从课点的目标达成度开始反向评价,验证门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最后根据全部教学环节教育目标的达成来修正和判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并对培养过程进行持续改进。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融合了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根本性变革,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做专题报告:《用对分课堂新范式保障应用型课程的教学质量》,介绍对分课堂的丰富内涵,引起强烈反响。

观点采撷

课堂公认是高校教学的主阵地,但在过去四十年的高校改革中不受重视,缺乏实质性进展,课堂革命刻不容缓。对分课堂是中国原创的新型教学范式,融汇中西教育精髓,调和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巨大矛盾,构建轻松愉悦、深刻高效、培育个性与创新的新型课堂,自2014年在复旦大学首次尝试成功后,7年来在全国高校各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实践和高度认可,为落实课堂革命提供了一个有效路径,能够为提升应用型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效保障。此外,对分课堂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更要重视课堂上生生,师生之间的多元互动,并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核心的系统评价机制。

自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各个高校都在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但是对什么是课程思政,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如何进行,不少老师存在认识上的模糊和实践上的不知所措。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咨询部主任郑宏作《课程思政的道与术》的专题报告,详尽阐释了高校课程思政的意义和现实依据。

观点采撷

她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术要精、道要明、境要高。她总结出课程思政之术的通用三步骤,老师要真正成为课程思政的主力军,还必须领悟课程思政之道,以身作则才能达到课程思政“不言之教”之境,术要精、道要明、境要高,这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因此,课程思政,我们永远在路上。

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做《关于一流课程的思考》专题报告,以其所讲授课程为例,生动阐述对“一流课程”的理解。

观点采撷

邬大光教授以其开设的课程《大学历史与文化》作为案例,生动诠释如何从上好一节课,到上好一门课,再到上好一辈子课,并强调好课的背后更多是多年功夫的积累、专业知识的储备、历史文化的积淀,是课程思政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要想上好一门课,不仅仅要解决技术和方法层面的问题,还要考虑这门课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内涵。由好课程引入好的大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思辨性思维能力、提高写作表达能力,将课程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全周期成长紧密结合。最后,他提出一流课程建设需要广大教师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习惯的转变及教学技术的转变。

应用型课程是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教学模式,强调和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课程。近年来,高校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应用型课程建设。姜大源教授作《应用型课程改革思辨》专题报告,对应用型课程改革作了深入浅出的解析。

观点采撷

姜教授紧紧围绕教育过程与程序辨、情景与情境辩、经验与策略辩、教材与课程辩等关键问题对应用型课程改革思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

应用型、职业教育的三大特征是“跨界、整合、重构”,跨界是前提,整合是过程,重构是方法与结果。学校和教师要将课程开发作为基本功,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创新性的突破,能够解决课程的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课程开发的关键是结构的问题,即对学科体系进行解构。

台湾民办大学如何在危机中寻求生存?台湾逢甲大学教授马彦彬举例分享了台湾逢甲大学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实现化危为机。他从推动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深化产学合作、优化场域工具四个方面进行生动的主题阐述。

观点采撷

推动课程改革,以高质量发展争取生存,致力于解决“学用落差”,以“减加乘除”法进行课程改革。即降低毕业总学分、支持鼓励课程跨越转型、鼓励参与实际经济社会的课程、鼓励“翻转课堂”,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福利、支持鼓励教师成长、营造良性的竞争、为新进教师和教学表现不佳教师进行个别辅导,重塑教师角色。深化产学合作,与真正需要人才的企业合作,调整合作企业的教育身份与心态,努力实现合作企业“校友化”。优化场域工具,提升智慧校园的建设,实现线上教学平台共享和贵重仪器共享。

改革的同时,要坚持不断反思,警惕资源优先用于申报项目与对付评鉴的形式主义、知识娱乐化的作秀主义、师生关系的功利化、基础知识的欠扎实,不断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在突出“技”字的同时,保有“大”字。

阳光学院教务处处长池灵达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推进全面的应用型课程改革,要找源头,抓关键环节,抓结果。专业定位是源头,应聚集行业,对标岗位,以培养人才所具备的特点为特色。以业师进课程、真实项目进课程、课程服务企业、课程进入企业、课程被企业采纳为关键环节。建立围绕课程四要素的持续改进机制抓结果。

南宁学院教务处处长黄瓅从“破解资源约束型高校资源欠缺的瓶颈”和“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流程与模式的本质要求”两大问题意识出发,大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6种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初步形成了应用型课程教与学的生态新系统。

课程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必然的,它将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如何才能将课程改革计划落到实处、减少课程改革的失误与偏差、保证课程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论坛的最后,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秘书长张振笋作《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报告,就主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观点采撷

驱动学习者自主学习是教育本质,学生学习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未来学校教育存在五类变革形态,即价值形态、存在形态、课程教学形态、组织形态、技术形态。

面对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我们首先要研究学习,充分走进了解学生,与学生一起构建教学;其次要以学生为重,学习为主,经验与科学相结合,同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怎样才能促进有效地学习?他认为,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上的教育云等学习平台为课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撑;要利用学习行为轨迹等大数据分析,为课程设计提供数据支撑;要以真实问题情境、多元主体协作为特征的产教融合为学习设计提供了情境支撑。

分享到: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