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光明网: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da16c89e7ddb4465ac42a26140e2dea7

近日,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甘棠乡的下山口村异常热闹。由阳光学院128名师生组成的“助下山口村乡村振兴实践队”带着专业所长扎进村里,聚焦“科技兴农”“直播助农”“文化赋农”三个方向,全链条帮扶,助力这座高山村落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振兴之路。
作为历史文化名村、陈祥榕烈士祖籍地,下山口村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与旅游开发潜力。这个暑假期间,师生们整理收集英雄烈士的事迹,形成红色故事集,编排“音诗画”节目,让红色精神浸润人心。
此外,师生们还制作《甘棠乡特色旅游路线图》与《下山口村特色农产品推介手册》,规划具有当地特色的文旅项目,将“绿水青山”和“人文文化”共同转化为富民增收的“金钥匙”。
“以前凭经验浇水,靠天吃饭。现在有了年轻人们带来的新设备,它们比我更懂蔬菜的需求。”看着阳光学院师生们在农田里安装的灌溉设备,下山口村菜农们眼里满是新奇。这套师生们自主研发的自动灌溉试点项目,通过地面监测设备,能够实时对农田的光照、pH值、土壤温度等数据进行监测并且上传至云端。
“下山口村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农田散、地块小,要精准灌溉才合情合理。”实践队成员、阳光学院2023级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陈依雨说。经过大数据模型快速分析和小程序精准调度灌溉,确保让每一株蔬菜都能“喝”到恰到好处的水,显著提升灌溉效率与水资源利用率,同时降低人工参与强度,实现农业生产精准、低碳的智慧化管理。
农产品产量稳了,销路问题亟待解决。“镜头拉近点!看这螺丝椒的纹路,带着高山阳光的劲儿;茄子紫得发亮,刚从地里摘的还带着土香……”阳光学院元宇宙与新媒体学院的师生把直播间“搬进”农田,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将藏在高山里的新鲜蔬菜摆到了人们眼前。
三天内,该助农直播间总曝光近1万,师生共发布18条引流视频,成功为高山蔬菜打响知名度。这令下山口村的村党支部书记陈发龙喜出望外:“菜农们不用担心赔本了。阳光的学子们帮我们搞直播、创品牌,这条路走对了!”
实践期间,阳光学院师生团队还先走进下山口村冷库,实地考察蔬菜的储存、分拣、运输等环节,并与当地驻村干部深入交流,认真记录供销模式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力求精准把握产业发展的现实瓶颈。
据了解,阳光学院已与甘棠乡党委签订党建结对共建合作协议,将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跨学科精准服务、长效品牌建设,实现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需求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