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福建侨报:旅美指挥家林翔飞:“我家永远在海那边”
时间:2014-01-07    点击量:

 

2014.1.3林翔飞专访福建侨报.jpg

 

链接地址:http://www.cnepaper.com/fjqb/html/2014-01/03/content_9_1.htm

 

 

旅美指挥家林翔飞:“我家永远在海那边”
 

      林翔飞,中国国家外专局特聘美国专家,全美指挥家公会理事,美国联邦国际交响乐团原指挥,福州大学阳光学院一级教授,美中人民友好协会洛杉矶分会终身荣誉主席,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荣誉理事长。

  乐团最小的成员

  林翔飞说,他真正了解音乐是14岁那年考进福建广播电台业余民族乐队,乐队中的成员多是中小学或大学老师。作为乐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林翔飞因此经常向专业老师请教,“每次去老师家,光着脚要走1个多小时,脚底都起泡了。”但林翔飞说,这些苦是值得的。在老师的指导下,林翔飞第一次创作了二胡独奏曲《闽江两岸庆丰收》。“听到省电台播放自己的曲子时,甭说心里有多美”,即使是在60年后,回想起少年时光,林翔飞心头还是美滋滋的。 

  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著名的二胡教授陆修棠到福州演出。为了得到大师指点,年仅十几岁的林翔飞早早地守在后台。记者问他,就不怕大师不理会你这个小孩?林翔飞说,“一个人为了学习向别人请教时,没有人会拒绝的。”或许正是林翔飞对音乐的执著感动了陆修棠教授,陆教授给他写了一张纸条并告诉他,任何时候拿着这张纸条都可以去找他。直到今天,林翔飞还保留着这张纸条。他说,非常感谢这些帮助过他的人,因为有了他们,我的音乐路走得更稳、更远。

  高考时,林翔飞独自到厦门参加音乐类考试,第二天赶回福州参加医农科考试。面对同时寄到的福建医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录取通知单,林翔飞选择了后者,成为上海音乐学院当年在闽招收的惟一一名学生。

  背着三根弦二胡闯美国

  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毕业,不管在泉州参加“社教”,还是“文革”“下放”邵武,他都没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在邵武期间,林翔飞创造了三根弦二胡,这个成果获得当时文化部琴筝瑟改革小组的认可,1981发行的《发明与专利》刊登了此项成果。在这期间,林翔飞还创作了二胡协奏曲《雷锋之歌》,在“文革”后福建省举办的第1届“武夷之春”比赛中就获得4项一等奖。

  1985年,已过不惑的林翔飞没有停下追求音乐的脚步,在美国福建侨领刘文善等的帮助下赴美国深造。刚到洛杉矶,林翔飞经友人介绍拜会了美国联邦国际乐团指挥佐藤·柔兹奈(Zoltan Rozsnyai),佐藤对林翔飞演奏自创的三根弦二胡很感兴趣, 详读林翔飞的履历后,积极建议已收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他转到美国联邦国际大学。这位匈牙利国家交响乐团奠基人、师从世界指挥泰斗伯恩斯坦的伯乐亲自写了一封推荐信给该校校长,信中写道:“在我35年的指挥生涯中,见过的艺术家我都用裁判的眼光来看待,我认为林翔飞先生可列于前5名的有价值的艺术家之中。”

  之后,林翔飞以驻校艺术家的身份进入美国联邦国际大学。刚进校,国际乐团就向他邀约一首二胡协奏曲。林翔飞说他想到了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一生都把民族性放在音乐创作首位,在美国仍写《新世界交响乐》表达对祖国的怀念。于是,他将熟悉的闽南音调融入《唱支山歌给党听》,最终完成这部倾注他感情的《献给母亲的歌》,在圣地亚哥音乐厅首演并大获成功。

  学院派的扎实专业基础,东方成长的文化积淀,让林翔飞触及到西方音乐文化时,调出了新的色彩。1991年美国环球影业公司拍摄天文史科教电影《中国太空》,邀请林翔飞用中国民族乐队音响为其配乐,林翔飞用电脑和音乐合成器编写,成为美国第一个用电脑创作民族乐队音响的人。2008年,林翔飞受邀为奥巴马当选美国首位黑人总统谱写交响曲《TAHA》,并亲自指挥芝加哥古典乐团首演,演出大获成功。

  用音乐传播中华文化

  作为知名的旅美指挥家、作曲家,林翔飞除了担任全美指挥家职业公会理事、美国联邦国际乐团指挥外,还常受邀客座指挥世界多地著名乐团。然而,无论他顶着多大的光环,不论身在何处,总是心系祖国。

  2000年,他在洛杉矶发起成立“美中人民友好协会洛杉矶分会”,多年来为美中人民的文化教育经济科学的交流活动牵线搭桥。其实早在林翔飞刚到美国,他就知道,自己不光是去学习的,更应该向海外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在林翔飞的推荐下,国际乐团首次举办“从莫扎特到毛泽东”的东西方音乐系列介绍音乐会;他还把《梁祝》等中国交响乐搬上美国舞台。他利用一切机会在美国介绍中国民族文化,积极为当地社团、媒体举行讲座,发表介绍中国的文章。在他的引荐下,美国联邦国际乐团80多名成员中就有20几位来自中国大陆。而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个。

  多年来,林翔飞为美中交流和中国音乐的未来极力奔走。2008年,文化部欲举办庆奥运“中国钢琴之夜”音乐会,委托林翔飞之子、美国著名钢琴家林宏邀请6位国际一流钢琴家。法国钢琴家恩楚门因所谓政治原因拒绝参加,林翔飞父子极力游说,最终促成恩楚门来到北京。2010年,在美国举办的国际顶级音乐赛事万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林翔飞父子给比赛的裁判主任写了一封信,要求公平对待中国选手,打破对中国选手的歧视。最后,比赛结果是三等奖空缺、一等奖2位,其中一位就是中国人,这也是“美国万克莱本的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第1次出现中国人的名字。

  2011年,退休后的林翔飞受福建省人才办邀请,来到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在艺术系教授《合唱指挥》、《曲式与作品分析》、《乐队配器》等课程。林翔飞说,年轻人是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新鲜血液,新的希望,值得他倾尽所能。不久前,他在福州成立“林翔飞(国际文化研究交流)工作室”,准备建立音乐留学预备班。目前工作室正在筹备明年初的南方青少年音乐比赛,选拔优秀人才集中培训后,赴美开启音乐之旅,并争取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

  对于家乡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林翔飞用音符谱出心中最美的赞歌。2005年他携子回闽举办音乐会,并创作大提琴和钢琴二重奏《真情之歌》,获得时任省委书记卢展工等领导赞赏。目前,他正全心创作《妈祖交响诗》,他说,希望通过这部交响曲,将这位东方女神的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

  近30年的旅美生活,没有冲淡林翔飞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福州不仅有他深爱着的亲人,也有他可爱的学生、交心的朋友,更有他的事业与梦想。虽已年逾七旬,他仍然执着地希望为家乡的发展做点什么,他说:“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乡,对我而言,我的家永远在海那边。”

 

分享到: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