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福建教育微言:我们的寒假快乐、充实、有收获
时间:2021-02-08    点击量: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uWckQtfdRa03HJytE1n8w

农历牛年春节日益临近,大部分高校学生已返回家中,也有一些学生选择了留校,他们或忙于专业深造,或忙于科研项目,或忙于实习积累实践经验,趁着寒假的时光,不懈追逐自己的梦想。

留校·备赛

“在寒假开始前,我们机器人队的队员们就一致决定留校准备。留校期间,我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投壶机器人中防守机器人的挡箭及部分机械结构的设计安装。”周海清是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2019级本科生,在学校机器人队RC团队负责结构设计。根据2021年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主题,周海清和队友们围绕投壶结构、动态识别核心算法等关键技术进行研发与验证。寒假以来,他们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工作完成得很顺利。

“这段时间,我花了很多精力完善团队制度、树立工作规范、清晰技术指标、落实工程部署,确保整个寒假备赛工作稳步推进。”罗上聪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为备战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罗上聪和20多名队友一起留校备赛,围绕飞镖、工程、步兵等机器人兵种开展研发与试制。短短4周时间,他们如期完成了8台机器人的试制。

校内校外·实践教学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坚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扎实有序推进寒假期间实践教学工作,确保临床实践不间断,科研实践不间断,志愿服务实践不间断。

寒假期间,2016级临床医学类专业1263名学生按原计划在学校12家教学基地进行科室轮转实习,通过临床实践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寒假期间,学校还持续推动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2020级新生利用假期完成联系导师、商议研究方向等具体事项,为新一轮申报工作奠定基础;其他年级学生则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完成文献阅读、数据分析整理、实验室工作、结题申报等各项任务。

寒假里,学生们还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实践。截至2月7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与防疫志愿服务时长达约八百小时;参与其他志愿服务,如医院导诊、入院体温测量等志愿服务活动,总时长达近千小时。

在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软件技术研发中心里,二十多名师生正在中心主任罗成立老师的带领下,加班加点协助三家企业攻坚克难,完成研发任务。

“下学期开学后,我校将与包括华为在内的20多家企业共同构建ICT人才培养联盟,培养企业单位好用、岗位技能管用的实用型人才。”罗成立介绍,通过打造ICT人才培养联盟,将有效解决学院所在地马尾区的物联网企业和福州市ICT企业的应用型研发人才需求。

在这个假期里同样步履不停的,还有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黄风华教授和他带领的无人机团队。今年他们深入江苏徐州农村,开展农业航空大数据收集以及三维建模,为当地农村的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有效准确的决策支持。

记者了解到,黄风华的团队都来自“智慧空间信息工程”名师工作室,现已吸纳本科生20多人参加。近年来,工作室开展了“AI+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河流污染监测”“COVID-19疫情期间中国空气质量大数据分析”等项目研究,在应用型教学改革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效果显著。

留校·护校

“疫情防控不松懈,你我一起坚守岗位,为校园排查隐患、阻隔风险。”福建警察学院的王敷轩同学今年和其他16名同学留校,参与护校实践。

今年,学校把护校实践作为防控疫情的有力举措,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学院重点部位开展工作。学生上岗前,需要从专业教学、安全保卫和防疫的角度接受岗前培训,掌握必要的护校知识和技能,努力把公安专业知识运用到护校实践中。

返乡·学习

“寒假期间,通过线上课程学习,我了解了药品的分类和作用,了解了药品、食品、保健品的区别,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手段和防治知识。”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的纪月娇同学告诉记者,这个寒假她居家在线学习了学校的慕课《生活药学》,这让她拓宽了知识面,受益良多。

为持续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导学生寒假期间“学习不间断”,福建师范大学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寒假期间本科生在线学习的通知》,通过学校自建慕课和引进的优质线上课程开放给学生居家在线学习,共有九千多名学生开始在线学习。学校自建慕课面向省内外高校和社会人士开放共享,目前共有约2.4万名学习者参与选修。

分享到: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