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820167488348533678&t=1669000485546&showmenu=false&cdn=https%3A%2F%2Fregion-fujian-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2820167488348533678&ref_read_id=ed18c0b6-b610-4c54-83af-9379bae140dd_1669005498575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民用项目、组建“跨学科”实战项目、组织专业力量服务社会……连日来,阳光学院组织召开各级“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精神” 学习会,认真研讨如何将“二十大报告金句”转为为“金点子”“金项目”,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科交融 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浪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看出‘教育’‘科技’‘人才’这三个高频关键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战略作用。”阳光学院副校级督学达新宇教授感慨道。
近日,阳光学院成立未来技术学部。作为阳光学院未来技术学部主任达新宇表示,其建立目标是发挥学校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建造、数字媒体等师资专业优势,自立自强形成合力和市场技术竞争力,更多更好地服务社会。
达新宇带着师生团队做项目
据了解,为深入实践二十大报告精神,未来技术学部将强化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瞄准技术交叉、场景交叉类项目,重点在智能监测、智能建造、智慧建筑工地、工业物联网、数字虚拟人应用与AI教育产品等方面下功夫,形成一批实战教学项目;带动学生100%加入实际项目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最大限度引领师生积极参与到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为国家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成果落地 高精尖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阵子,阳光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张勇虎教授在为自己的科研成果——“新北斗服务”项目而四处奔走。此前,他所参与的“复杂环境GNSS高精度应用计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2021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基础研究类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成果为2020年珠峰测量所用GNSS接收机提供校准,以及为北斗应用重大示范工程建立长江、澜沧江及其入海口模拟测试。
张勇虎在为学生讲解“新北斗”项目技术原理
为了让这项技术更加惠及民生,张勇虎努力钻研,攻克“虚拟北斗”和“无缝感知”等技术难点,成功把北斗定位导航服务引入室内,并将定位精度缩小到10米范围,实现了在室内外、隧道、矿井、商场内的多数场景都可以接收到北斗卫星导航的服务。“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现在我们正积极地与北斗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争取将成本控制到最低,让这项技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张勇虎道。
活用“智慧”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这也是我们土木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近日,在阳光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开展的“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精神” 学习会上,2019级土木工程学子林宇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从大二起,林宇宁就加入学院的“河小禹”专项实践队,和同学们一起认领河流,全面参与河流治理和保护。“我们此前对河流的保护还停留在知识宣讲,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阶段,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土木的无人机航测建模技术,加强河流治理的科学性!”
“林宇宁同学的想法是合理可行的!”阳光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欧建良表示,我们的无人机搭载倾斜摄影系统,具有快速、精准获取以平方公里为单位区域、厘米级分辨率的多角度高密度影像,24小时内生成实景三维模型,既能直观地展示该区域的地理水文描述,还能对地形地物进行测量绘图等,为环境监测部门的在线可视化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支撑。
欧建良与学生团队实操“无人机航摄”技术
目前,欧建良博士的实验室团队已可用“无人机航摄+激光扫描”技术生成毫米级精度的实景三维模型,除了对河湖管理、环保巡查提供服务,还可以用于自然资源的监测与保护,同时结合土木学科“BIM+”技术,为老旧小区立面屋顶改造、古建筑保护、特色民居打造及在建道路、建筑施工现场的进度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有效服务,真正做到以专业技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发挥优势 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10月17日,阳光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院长林丽卿受邀到福州第十中学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教育活动。她运用教育学专业知识,以沉浸式戏剧的方式,开展未成年人心理疏导教育。
林丽卿以沉浸式戏剧的方式为福州第十中学的学生们进行心理辅导
因出色的专业服务,活动现场取得了热烈反响,福州第十中学校长提出深入合作,邀请阳光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师生团队为该校学生做系列专题讲座服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用一段篇幅寄语青年,把青年工作提升到全党战略性工作的全新高度。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其教育更是关乎他们日后的发展。”林丽卿表示,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和应用心理学专业优势,通过走出校园,深入开展实战教学项目,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据了解,该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师生团队已规划出一系列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方案,包括生命教育、音乐治疗、亲子沟通、人际交往系列辅导等十余种项目,为当地中小学提供广泛心理服务。同时,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团队也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四点半课堂”服务,目前已与马尾亭江镇建立服务点,为当地少年儿童开展“多元智能开发”课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