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盏照明灯,一台相机和脚架,一台电脑,在此起彼伏的犬吠声中......在一个简易直播间内,阳光学院的师生们完成了一场特别的公益直播。近日,阳光学院元宇宙与新媒体学院野性魅力实战教学团队组织了 13 名师生(以下简称“实践小组”)来到福建省素馨小动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保护中心”),以保护中心的700只狗为主角,利用在课堂及实战中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直播,呼吁社会关注流浪动物的问题。
阳光学院野性魅力实战教学团队社会实践小组搬运物资与直播设备 高可欣摄
直播活动中,实践小组向观众们介绍了保护中心的建立背景、日常工作,并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救助故事,向社会公众传达“领养代替购买”的理念。
“好可爱的小狗!”“想当志愿者,怎么报名?”“有猫咪可以领养吗?”……面对观众们热情的评论,实践小组成员们一一耐心解答、积极互动,共同为流浪动物保护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展示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直播技巧。直播活动中,实践小组还向保护中心捐赠了价值近 2000 元的狗粮产品。
小动物保护中心的直播困境
在直播活动开始前,为了充分了解保护中心,实践小组成员们事先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活动,一边帮助保护中心搬运物资,一边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相关信息、熟悉保护中心的环境,为正式直播作准备。
带上手套,一字排开,实践小组成员们以流水线的方式运送着木材,将其放入保护中心的仓库,作为小动物们做饭时的使用的燃料。“咱们这边只能烧柴火吗?”实践小组成员们十分疑惑的询问工作人员。
“这边山上没办法通天然气,只能烧柴。”给小动物采购粮食回来的保护中心负责人素素解释道,她主动向实践小组介绍了保护中心的现状,原来,为避免打扰周围居民生活,保护中心最终选址时选择了离森林公园3 公里——需要步行 15 分钟才能到达的山腰上,但物资的运输和水电燃气就成了问题。“这已经是我们搬的第八次家了,还有另一个原因是这边的租金更便宜些。”谈及搬家的历程,素素显得有些无奈。
“基地内700多只动物,一天差不多要消耗将近300斤的狗粮。”为了养活这些可爱的毛孩子们,成了素素每天奔走的动力,“除此之外,动物们的绝育、疫苗、疾病治疗等开支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据了解,保护中心目前资金与物资获取方式为自筹与社会捐助,并无企业进行稳定的长期捐助。
于是,素素选择了用直播的方式号召更多人关注保护中心,参与到流浪动物救助事业来,可惜的是,直播效果收效甚微。面对实践小组成员,素素提起了在自己在直播时遇到的困惑,“你们比较专业,我的直播间观众很少怎么办?”
“直播间最好是固定成员出境。”“可以选择多个场景进行直播。”“直播时用稳定器画面会更好。”实践小组成员们纷纷为素素提供建议。
从拍摄技巧、剪辑方法到直播策略、运营思路等方面,成员们都给予了详细的解答和建议,助力保护中心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手段,传递动物保护理念。
在与素素深入沟通、充分了解了保护中心后,实践小组选定了合适的场地,准备开始正式直播。
数字赋能小动物保护 让“学有所值”
“实践小组成员皆有一定的项目实践经验,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在了解到保护中心的直播运营困境后,我们决定利用假期时间,依托专业背景为保护中心的流浪动物们开展直播活动,希望能为流浪动物救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实践活动带队老师缪志涛介绍。
不同于学校里设备齐全、宽敞明亮的直播实训室,保护中心的场地与条件都较为有限,但实践小组成员们很快就适应了环境,有条不紊地调试设备,布设直播间......不时,就搭建起了一个简易的直播间。
“我们保护中心的小动物都非常可爱,欢迎大家多来看看它们。”直播镜头前,阳光学院实战教师张紫露向观众发出志愿活动邀请。
“能够将课堂上的知识搬到实际之中,用自己所擅长、感兴趣的方式,支持流浪动物救助,这让我很有成就感。”实践成员陈馥表示。
持续关注动物保护 彰显青春力量
阳光相伴,青春同行,本次的直播实践活动,累积观看人数达600余次,点赞数达10000余次,与观众互动近百次。直播活动中,实践小组还向保护中心捐赠了价值近 2000 元的狗粮产品。
阳光学野性魅力实战教学团队将继续把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将个人能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实际行动为流浪动物发声,切实传递公益救助爱心能量,在实践中奉献爱心,在实战实训中切实提升专业知识水平。
“阳光学院倡导“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以项目式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野性魅力实战教学团队负责人蒋湘玉表示,接下来,我们会持续开展“数字赋能动物保护”直播互动,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探索动物保护公益宣传渠道,为动物保护事业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