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405/24/WS66504b26a3109f7860ddf530.html
在阳光学院,有这么一支充满战斗力的队伍,他们中不乏高层次青年人才,他们深入乡村振兴第一线,用专业力量搭建产业振兴的通道;他们“俯下身子”做学生的好朋友,上好“乡村振兴第一课”,带领学生走进乡村沉浸式感受乡村变化,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他们就是阳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所党支部。近日,教育部公布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评审结果,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近年来,支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特色发展,积极探索以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为鲜明特色的“党建+”融合推进机制,强化党建与乡村振兴服务工作的双向深度融合,有效整合资源,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构建了运行高效的基层党建引领教育事业发展新格局。
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振兴:打造“三级联动”课程思政的新模式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留下,我们不谈专业课,就聊聊生活,聊聊把作业写在乡村大地这件事。”20分钟的“拖堂”,却是同学们最活跃轻松的时光。这是经济管理学院杨淑惠老师“下课先别走”的活动。在这短暂的“加时”里,学生们能从杨老师那里得到关于就业升学、服务乡村等中肯的建议。这是阳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研究所党支部打造的“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的一个缩影。作为支部书记,杨淑惠充分发挥教学科研“主心骨”的“双带头人”模范作用,用心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径,提升专业课育人亲和力 。在她看来,“育好一个学生,造福一个家庭,服务好一方社会,才能有整个民族的振兴。”
“育人不只是学工队伍的事,专业课教师在育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课堂互动、作业评价,到专业答疑、学情引导,专业课老师能直接捕捉到学生的专业认可度与自我认可度,应该俯下身子和学生交流,真实了解学生的各种困惑,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学院党委书记王胤说道。目前支部构建起了以“学院党委+党支部+教师”的“三级联动”“逐层引领”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通过外引与内培并举,搭建服务乡村振兴的党员队伍,引进高层次人才引领“塔尖”型高端人才,优秀博士夯实“塔中”型主力队伍,内部培养“塔基”型后备群体,通过“名师工作室”“教学工作坊”“导师组”,开展教学科研经验分享、教改项目研讨,集体备课与轮流说课等活动,培育“追求卓越”的党建质量文化。支部获批福建省第三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福建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三等奖、福州市劳模工作室、福州市“五一”先锋号等荣誉;支部党员共10人次获评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教学名师、福州市劳动模范,阳光学院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守正创新推改革,专业建设促发展:构建“乡村振兴融合专业发展”的新生态
近几年,支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专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专业思政推进以德育人理念,结合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打造“教师主导-辅导员引导-校外导师辅导”的全员育人、“新生教育-专业课堂-实践环节”的全程育人以及“通识教育-双课堂学习-双创训练”的全方位育人模式。通过“学习社群”对接产业链真实需求,以应用型改革引领课堂教学革命,打造“岗位-能力-课程-知识”的岗位模块课程体系,实现思政教育、双创实践、产教融合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范式”意义的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乡村振兴的育人平台。其中,工商管理专业获批福建省应用型学科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校友会网6星级专业、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全国排名第 3;电子商务专业2019年获批福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坚持党建引领,专业赋能,在实地践行中体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支部书记杨淑惠介绍道。从走进乡村看变化到深入乡村看振兴,依托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等专业优势,组织师生团队深入乡村调研,通过乡村振兴与双课堂联动引领社会实践,将专业教学融合创新创业训练,形成红色双创教育生态,构建以兴趣为基础、项目为牵引、成果为标志的第二课堂培养模式,助力学生发现兴趣,对接项目资源,让教育的意义更加“有感”。在投身乡村振兴实践中,“智力助农,服务乡村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阳光学院“智力助农—服务乡村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两次获评福建青年五四奖章。
多维帮扶拓展,结对领航服务:探索“论文写在乡土大地”的新路径
“带着作业去一线,带着知识去振兴,在看到乡村发展的同时深感乡村振兴势在必行”。学生在福鼎白茶开茶节的实践现场感悟道。支部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深化党建实效多维覆盖,支部书记发挥“头雁”作用,坚守“服务三农、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念,将党组织建设延伸到乡村振兴一线。融合党建与乡村振兴,带领学生“下乡”,依托乡村振兴研究所,组织师生党员赴屏南、连江、永泰、闽安村、亭江等地区考察调研,与多个乡村进行基地共建,利用暑期和其他课余时间用师生的专业知识为乡村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出谋献策,学生在提升理论知识理解和社会实践能力运用的同时,为乡村振兴积极贡献力量。
自2016年开始,支部党员以志愿者身份立足田间地头,在闽东地区多个村落开展“智力助农,文化扶农”公益服务;教师承担、主持、参与完成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二十余项,成功申报包括“福建乡村振兴的地方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服务乡村导向下‘校-企-村-社’跨域工作室制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成功获批建设“福建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闽台乡土文化社区研究中心’”。支部结合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目标,成立乡村振兴服务党校深入乡村开展培训推广,聚焦服务乡村、受益师生的活动,聚焦学以致用、乡村振兴的活动。以科技特派员为基点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助力乡村企业发展。支部积极探讨“智力助农”、“智力下乡”的方式,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把调研掌握的实际情况作为推进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的第一手素材,进行产业帮扶,察民情、解民忧,把论文写在乡土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