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怀承教授做客我院名师讲坛,为我院师生现场解读阳明精神。院长高诚辉教授、执行院长陈国宏教授、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黄阿火副研究员、副院长汤德平教授等领导及全院师生代表聆听了此次讲座。
上午,张教授以《阳明精神探析》为主题切入,提出了“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从人出发,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讲座中,教授深入剖析了王阳明“心外无物”学说的优缺点,结合身边实例阐明了“致良知”、知行合一、人性善恶等对现实社会的意义。
互动环节中,多位老师就“如何让阳明心学大众化”、“如何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等问题积极发言提问,得到张怀承教授的精到解答。
下午,张怀承教授做题为《阳明心学: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危机与重生》的讲座。张教授首先介绍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历史发展轨迹,详细讲解了王守仁如何克服知行断裂的弊端,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观点。
张教授认为王阳明将道德本体主体化,导致了伦理思想的平民化、世俗化,进而导致道德标准的失范,否定了外在标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思想的自由。顺承着传统伦理道德的分化,随之而来的是思想的启蒙。
互动环节,张怀承教授对师生们提出的“知行合一到底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先格物还是先致知”、“王阳明作为一个文人为什么能打很多胜战”等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校新闻通讯社 林志鹏 程小晖/文 宣传部 周 超/图)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怀承教授为我院师生解读阳明精神

现场观众积极互动

合影

师生认真聆听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