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阳光学院岩土工程教学和研究水平,日前,阳光学院智能建造学院邀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马荣全主任考察了智能建造学院实验中心,并与智能建造学院院长谭立新教授、学术院长焦安亮教授进行了合作洽谈,双方决定共同创建“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阳光学院中心”,现中心已正式落地阳光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中国科学院何满潮院士创建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岩土工程研究所”的基础之上,2008年5月16日经科技部认定,改为“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着重构建了以“力学特性”“破坏模式”“灾害控制”为主体的深部岩体力学与灾害控制实验研究平台,建立了深部岩体力学基础理论体系,形成了大变形灾害控制材料及其配套技术体系。

实验室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9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项目(2006CB202200)、国家自然基金委川藏铁路重大专项项目(41941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50490270)等十余项,各类重大科研项目近50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取得了重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现有固定人员53人,其中研究人员40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谢和平院士、钱七虎院士、何满潮院士、陈云敏院士、顾大钊院士等组成。2019年3月,在科技部公布的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中,该实验室被评为工程领域良好类实验室。


未来,“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阳光学院中心”将结合福建省地质环境特点,在强化工程地基持力层、深部地下工程及复杂岩土边坡稳定等方面做深入研究,为地方培养出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师人才打好基础,为安全、环保地进行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贡献阳光方案。(供稿 智能建造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