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ceshi >> 正文
关于阳光学院
时间:2024-12-30    点击量:


阳光学院(Yango University)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阳光学院于2001年依托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州大学创办。201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17年被福建省教育厅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2022年入选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培育单位。

阳光学院实行“一校两区”办学模式,占地面积约1700亩,其中福州校本部位于中国近代科技、教育、工业发源地——福建马尾,福州滨海校区于202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18000多人。

一、历史沿革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2001年,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创办,是福建省首批创办的独立学院。

2003年底,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独立学院

2011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阳光学院

201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福建省首批转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

2016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为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

2017年,被省教育厅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

2018年1月,学校新增为福建省2018-2020年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名单。

2022年,获批省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培育项目。

2022年6月,学校入选福建省2021-2026年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名单。

二、办学条件

(一)人才培养

1.育人模式

近年来,学生在学科竞赛上屡创佳绩,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1000余项,其中: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赛)中获国赛铜奖9项、省赛金奖13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2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铜奖2项,省赛金奖8项;第十一届、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国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国赛一等奖3项;第十七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字化创业经营模拟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第十五届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一等奖;第十二届APMCM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First Prize(一等奖)。

(二)院系专业

学校办学23年来,秉承“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的校训,紧贴并服务于福建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逐步发展成为以工科为主,工、管、文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学校设二级学院11个,开设4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

这边用最新的学院设置表格

(三)师资力量

学校聘任国务院特殊津贴学者、教育部教指委委员等近30位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与专业带头人。全校现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其中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占81.77%,“双师型”教师近50%。

(四)学科建设

学校建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商务),省级一流专业专业建设点5个(金融学、法学、美术学、土木工程、工商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1门;福建省高校应用型学科立项建设项目2个,省应用型学科培育项目2个。

类别

名称

省高校应用型学科建设名单

工商管理、信息与通信工程

省应用型学科培育名单

土木工程、公共管理

(五)教学建设

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大项目13项;获批福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福建省本科教学团队立项1项,福建省慕课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立项1项。学校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拥有省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福建省本科优秀特色教材4部,省级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7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7项,为学生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和配套设施。

(原表格保留)

三、学术科研

(一)科研机构

学校拥有省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基地1个: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福建省空间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实验室;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土木工程智能监测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空间数据挖掘与应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大数据商务智能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闽台乡土文化与社区研究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商务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福州市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艺术与科技研究中心。

(二)科研成果

在科研方面,学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11项,2019—2022年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三。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空间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智能信息与感知技术。

(三)学术期刊

《应用型教育教学》创办于2024年2月,由阳光学院主办,编辑部设在高等教育研究院,是学校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内部交流平台,专注于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设置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等核心栏目,为学校开展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提供交流和借鉴。

四、校园文化

(一)形象标示

·校徽

校徽以象征阳光的桔黄色为底色,白色字体清逸淡雅;风格鲜明,蕴意深远,彰显“阳光”特质。

校徽中波浪状线条意喻着阳光学院地处马江,汲取了中国船政文化的精华,在闽江之畔冉冉升起。盘旋上升的三条曲线组成了一轮喷薄而出、光芒四射的红日,意喻着“阳健不息 光华恒升”之精神,展现阳光学院砥砺向上、奋发进取的蓬勃活力。由细渐粗的抽象构图给人以无限张力和延展空间,预示着阳光学院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展现向“创百年名校”宏伟目标奋力进发的气势和决心,构筑了阳光学院“刚健笃实 辉光日新”的美好意境。

(二)精神文化

·校训

“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出自《周易·大畜》彖辞。

“刚健笃实”指一个人要有阳刚向上之气力,自强不息之精神,同时要有纯厚朴实之性格,脚踏实地之作风;“辉光日新”指一个人每天在道德、知识、能力、修养等方面都要有所长进,不懈追求自我完善的理想境界。

五、校区情况

(一)福州校本部

福州校本部座落于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尾)卧龙山登龙路99号

(二)福州滨海校区

福州滨海校区位于长乐滨海新城西北角,新校区一期工程总占地面积225亩,分地块一、地块二,建成后可容纳学生1万余人。新校区投用后将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学科专业上,加大与福州新区、长乐区交流合作,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六、现任领导

阳光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校长

蒋新华

党委书记

刘松青

副校长

张红霞

副校长

达新宇

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

杨海晋

纪委书记

苏享平

校长助理

郑铭

财务总监

陈丽芬

七、校园环境

(一)图书馆

图书馆坐落在学校的中心位置。建筑总面积2.1万多平方米,建筑总高度23米,共分六层;建筑设计为中庭结构、全开放、大空间。矗立的钟楼与圆形穹顶在馆东北角交相辉映,造型别致的天桥把图书馆与校园景观浑为一体。身在图书馆,远眺水天一色的三江口风光,使图书馆的每个角落都会渗透出“我在充满阳光、充满绿色的客厅中看书”的美妙感觉。

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0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50多种。采用汇文图书管理系统和RFID无人借还系统,实现自助借还。每周开放98小时,提供全开架阅览。拥有电子图书360万册和6个可利用数据库。作为FULink成员馆,实现资源共享。馆内WIFI全覆盖,网络资源24小时开放。设有十一大书库、12间研讨室、影音鉴赏室、多功能报告厅、特藏室和休闲区,共提供1900多个阅览座位。

(二)生活学习配套

学校打造“一站式”学习生活社区,建有设施先进、设备完善的各类实验室160余间,多个实验室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学校拥有健身房、游泳馆、室内篮球场、轮滑场等体育场所,引进星巴克、瑞幸咖啡、711超市、超级物种、德克士、古茗、茶百道等优质品牌进驻校园,学习、生活、运动设施一应俱全。

八、所获荣誉

(一)社会赞誉

办学以来,学校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赞誉。国家及省部级领导充分肯定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成效,多次在全国、全省推广“阳光模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部官网等中央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学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教师潜心育人事迹和高水平科研重大突破等。

(二)荣誉表彰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福建省级文明校园

福建省平安校园

荣获教育部及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



分享到: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