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品悦阳光 >> 正文
办学条件
时间:2021-06-16    点击量:

阳光学院

阳光学院(Yango University)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创建于2001年,时名福州大学阳光学院,为独立学院;201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阳光学院。 2020年进入中国民办综合性大学排名前十强。2022年入选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培育项目。

学校占地面积1500亩 ,学校开设42个本科专业;在校教职工1000余人,专任教师700余人,在校全日制学生近20000人。

中文名:阳光学院

外文名:Yango University

简称:YU

创办时间:2001年

办学性质:民办高校

学校类别:综合类

学校特色:普通本科福建省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2016年)

主管部门:福建省教育厅

所属企业:阳光控股集团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刘松青、校长:乔海曙

本科专业:42个

院系设置: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跨境电商学院、智能建造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儿童教育学院、元宇宙与新媒体学院、CEO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智能终端技术学院、ITT学院

校 训: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校 歌:《走在阳光里》

地 址: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尾)卧龙山登龙路99号

院校代码:13468

主要奖项:福建省级文明校园、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福建省平安校园、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历史沿革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2001年,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创办,是福建省首批创办的独立学院。

2003年底,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

2011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阳光学院

201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福建省首批转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

2016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为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

2017年,被省教育厅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

2018年1月,学校新增为福建省2018-2020年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名单。

2020年,进入中国民办综合性大学排名前十强。

2022年,获批省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培育项目。

2022年6月,学校入选福建省2021-2026年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名单。

办学条件

人才培养

● 育人模式

学校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以项目式教学为抓手,构建“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工作化、工作课程化”“名师工作室”等教学模式,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项目,真题真做真实战,让学生学做合一、学有所用,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协同育人。

学校全面推行实战教育教学,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实施项目式教学法,基于真实项目,聚焦前沿技术,在场景中做,在实战中学。近三年,学子获国家级竞赛奖项近300项,高薪毕业生数量倍增,就业率、就业质量显著超过同类高校。

学校为学生配备“导师组”全程陪伴,以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精准破解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难题。

● 教育理念

学校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设计个性化发展途径,以扬长教育助推学生自信成长,创建“CEO学院”,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学董会”,探索学生“自己办大学”新模式;创造个性化成长舞台,通过“阳光悦跑”“阳光悦读”等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以学生自我管理为驱动力,培养“能说会写、能拍会跑、敢闯会创”的时代新人。

● 办学成果

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上屡创佳绩,获得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1000余项,其中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二等奖;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赛铜奖7项、省赛金奖14项;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国赛特等奖;在第十四届、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连续两年荣获国赛一等奖,在第四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外语水平能力大赛中斩获3个国赛一等奖;在第十二届APMCM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喜获国际First Prize(一等奖)的优异成绩,竞赛结果进一步展现了我校学子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彰显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

院系专业

学院现开设42个本科专业。

阳光学院专业设置

学位类型

专业名称

管理学

工商管理

会计学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财务管理

行政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酒店管理

物业管理

供应链管理

跨境电子商务

工学

电子商务

(中外合作)

电子信息工程

网络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软件工程

物联网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工程造价

人工智能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艺术学

音乐学

舞蹈学

美术学

数字媒体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文学

广告学

网络与新媒体

商务英语

日语

经济学

金融科技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教育学

学前教育

理学

应用心理学

法学

法学

师资力量

学校始终秉持“名校需要名师,名师成就名校”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行“百博工程”计划。学校现有自有专任教师700余人,硕士、博士教师占比达75%,师资队伍实力跻身全国民办高校第一梯队,居全省民办高校首位。

学校聘任全军优秀博导、少将级专家、教育部教指委委员、福建省高层次A类人才等30余位国家级人才担任学校教学科研骨干;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央企高管、业界精英等实战型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打造应用型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占比达50.78%。

学科建设

据2021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新增为福建省2018-2020年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名单]学校2个学科入选省高校应用型学科建设名单,2个学科入选省应用型学科培育名单。

类别

名称

省高校应用型学科建设名单

工商管理、信息与通信工程

省应用型学科培育名单

土木工程、公共管理

教学建设

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1个、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1个;省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省级新工科教育优秀案例1项,省级新文科优秀教育案例2项,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项,省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校本教材1本,省级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7项(其中13项重大),第二批福建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示范项目1项,福建省高校第二批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社1项,福建省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7项。

类别

名称

国家级专业建设点3个

电子信息工程(2021年),电子商务(202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22)

福建省专业建设点5个

土木工程(2021),工商管理(2021),金融学(2022),法学(2022),美术学(2022)。

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23年)。

社会实践课程1门

电子商务实务推广(2023年)。

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

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4年)、“双课堂联动、专通识并重”的本科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2014年)、创四方生态系统——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与实践(2018年)、新工科下“五合一平”电子信息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20年)。

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3项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点(试点专业: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试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教师自助型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福建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独立学院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实验区(2010年)、双课堂体系应用型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1年)。

福建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

法学(2012年)、电子信息工程(2012年)、市场营销(2012年)。

福建省特色专业1个

法学(2011年)。

福建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6个

电子信息工程(2015年)、电子商务(2015年)、行政管理(2016年)、网络工程(2016年)、通信工程(2017年)、工商管理(2017年)。

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

土木工程(2016年)、金融学(2016年)、文化产业管理(2016年)、电子信息工程(2016年)。

福建省示范性专业群2个

建筑信息化技术应用专业群(2018年)、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群(2018年)。

福建省一流本科课程32门

XXXX等

线上一流课程1门

《论语》导读(2020年)。

线下一流课程12门

金融营销学(2019年)、建筑结构抗震设计(2019年)、项目开发实训(2019年)、经贸英语口语实训(2020年)、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2020年)、新媒体采编实务(2020年)、乡村市场调研(2021年)、Python 程序语言设计(2023)、质量管理(2023)、船政文化(2023)、大数据分析及应用(2023)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1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20年)、赏音析乐(2020年)、素描基础(2020年)、大学物理(2020年)、创意与创新(2020年)、数据库原理(2020年)、数字通信原理(2021年)、电路分析基础(2021年)、模拟电子电路(2021年)、施工组织设计(2021年)、婚姻家庭与继承法(2021年)。

社会实践课程7门

思政课社会实践(2019年)、诊所式法律教育(2019年)、幼儿园环境创设(2019年)、电子商务实务推广(2020年)、创新创业进阶课(2020年)、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2021年)、直播运营推广(2021年)。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9门

跨专业企业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8年)、体感交互的数据源获取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020年)、福州古厝回廊墙裙壁画原位复原修复虚拟仿真实验(2020年)、基于宋代“曜变”烧制技艺的花器重构创新设计(2020年)、福州古厝光环境融合设计虚拟仿真实验——以三坊七巷水榭戏台为例(2021年)、国家非遗福州十番音乐合奏音效编排虚拟仿真实验(2021年)、中国工艺美术史——古瓷 器金缮艺术修复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2023)、中国美术史(建筑艺术)——福州三坊七巷古厝艺术及文化调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202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火灾 后损伤检测与加固分析虚 拟仿真实验教学(2023)。

福建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

经贸英语口语实训(2021年)、创意与创新(2023)

福建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7门

企业经济法(2008年)、民法(2009年)、商法(2010年)、诊所式法律教育(2010年)、货币银行学(2010年)、国际贸易实务(2011年)、单片机及其应用系统设计(2011年)。

福建省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

文创与微创(2015年)、工程制图(2015年)、创业财务管理(2015年)、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016年)、企业员工心理援助(2016年)、创意与创新(2017年)、单片机原理与应用(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2017年)。

福建省“三个百堂”高校思政课精品课立项3门

心系人民、晴暖民心—习近平的福州故事(2021)、青春梦助力中国梦(2021)、从新冠疫情看中国精神(2021

福建省本科教学团队2个

公共管理教学团队(2018年)、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慕课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2019年)

福建省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项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2017年)

福建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项

跨专业企业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8年),体感交互的数据源获取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020年),福州古厝回廊墙裙壁画原位复原修复虚拟仿真教学实验(2020年),基于宋代“曜变”烧制技艺的花器重构创新设计(2020年)。

福建省虚拟仿真教学示范中心3个

企业运营与决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蒋国发,2016年)、电子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刘大茂,2016年)、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培育中心)(2019)。

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经济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2013年)、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5年)、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6年)、计算机与网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7年)、文创产品开发与运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7年)。

福建省首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1个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实践教学基地。

福建省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

产业导向的AI+X工程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2020年)、以“两化”课程建设为驱动的“3+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推广——与学校举办方产业融合形成产教共同体(2020年)、产教融合与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面向区域产业化需求的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20年)。

福建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2012年),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2012年)。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1个

从明星到大众:餐饮企业火凤祥的战略转型

福建省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校本教材1本

创意与创新(2018年)。

福建省本科优秀特色教材4本

新编企业经济法教程(2017年)、致胜职场商务英语(2017年)、搜索引擎营销—百度推广全程实例(2017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

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项

信息工程专业中高本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2020),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建设研究(2021)。

福建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7项,其中重大项目13项

产教一体数字赋能实践强基:新工科下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2023年)等。

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

基于红亚科技产学合作的实践教学环境改善项目(2018年),人工智能背景下面向新工科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19年),新工科背景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应用型课程建设改革(2020年)。


所获荣誉

社会赞誉

办学以来,学校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赞誉。国家及省部级领导充分肯定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成效,多次在全国、全省推广“阳光模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部官网等中央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学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教师潜心育人事迹和高水平科研重大突破等。

荣誉表彰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福建省级文明校园

福建省平安校园

荣获教育部及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随着学校的国际化进程步伐的加快,阳光学院现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学术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分别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法国克莱蒙高等商学院、英国考文垂大学、格拉斯哥卡里多尼亚大学、伯明翰城市大学、瑞士工商酒店管理学院、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合作开展“3+1”“2+2”双学士学位和本硕连读的留学项目;与日本广岛大学开展课程合作项目;与台湾逢甲大学、世新大学、铭传大学、高雄科技大学等多所台湾地区高校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每年选派师生赴台研修访学。

2021年教育部批准阳光学院与法国高等管理学院(ISG)合作举办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同年,阳光学院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共建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福建省阳光学院博士研究生联合办学中心。

社会服务

学校先后成立怡山文化创意、众事达电商、福建百纳数字营销、直播电商等多家产业学院,有福建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1个:智能信息技术现代产业学院(2022年)。

阳光学院依托福建省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职业技能鉴定站,面向校内和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于2023年入选福建省退役军人技能培训承训机构、福州市部分新兴行业和特色产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截至当前,获批5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21项人社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鉴定资质、80项专项职业能力培训鉴定资质,年培训鉴定人数超2300人次。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测评认定报名服务工作,为福建省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 有力的保障,为毕业生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提供高质量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阳光学院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切入点,以文化兴村项目为平台,和屏南县政府进行了多次磋商,充分利用学校和地方资源,让屏南成为阳光学院社会实践的重要基地。同时,学院党委、毕业校友、阳光集团也对社会实践项目的实施给予了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使项目的开展可以不断得到扩展、延伸,项目的经验与做法在屏南县各乡镇得以复制、推广。形成了以乡村发展实际需求为核心、以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为根本、以文化传承为主线、以促进科学研究为支撑的阳光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

阳光学院携手省内高校、行业协会等15家发起单位先后成立“乡村振兴产学联盟”与“阳光直播引擎”乡村振兴工作站,充分发挥高校和行业协会的资源优势,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助力我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并通过阳光学院一站式智能直播服务,实现致富带头人培养、网红直播带货特色小镇/村培育、塑造“一村一品”、拓展乡村旅游工程等振兴计划,使阳光学院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新引擎。

校企合作

学校围绕未来科技与现代服务业打造“千企计划”,实施“双向流动”,引入百余名知名企业客座教授和导师,与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共建全省第一批现代产业学院,与中国人保、华福证券、众事达等210多家单位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全面推行实战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以项目式教学模式助推学生高起薪、高平台就业。

学校与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中国人寿等共建产业学院,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等数十个专业,共建前沿实验室,共享企业专业人才(名校博士),导入企业课程,学生优先享有企业提供的高起点实习、就业平台。

学校与众事达、中国人保、名筑建工等130多家单位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学生能力培养紧密贴合市场需求。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学校拥有省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基地1个: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福建省空间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实验室;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土木工程智能监测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中心前要加上高校工程研究空间数据挖掘与应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中心前要加上高校工程研究大数据商务智能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闽台乡土文化与社区研究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商务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福州市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艺术与科技研究中心;福州市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艺术与科技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20-2022连续三年,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蝉联全国民办高校前3,2018年以来我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1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8项;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省部级项目95项;各类市厅级项目178项。获第十五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篇。2020年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居全省民办高校首位,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立项数居全省本科高校第9、全省民办高校第1。2019年以来发表SCI、SSC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

馆藏资源

图书馆建筑总面积2.1万平方米,采用智能化的RFID图书自助借还系统。馆藏图书10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53种,电子图书130万种;全馆除十一大书库、智能建造学院分馆外,还设有师生成果展厅、船政文化特藏室、多功能报告厅、研讨室、影音鉴赏室、电子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学生自修室,全馆阅览座位达1800余席。图书馆秉承“读者第一,热情服务”的宗旨,不断推进优质服务工作,为读者打造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文献保障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文化传播中心。

内部连续性资料

《应用型教育教学》创办于2024年2月,由阳光学院主办,编辑部设在高等教育研究院,是学校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内部交流平台,专注于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设置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等核心栏目,为学校开展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提供交流和借鉴。

校园环境

学校打造“一站式”学习生活社区,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建有设施先进、设备完善的各类实验室130余间,多个实验室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学校拥有健身房、游泳馆、室内篮球场、轮滑场等体育场所,引进星巴克、瑞幸咖啡、711超市、超级物种、德克士、古茗、茶百道等优质品牌进驻校园,学习、生活、运动设施一应俱全。

校园文化

形象标示

★校徽

校徽以象征阳光的桔黄色为底色,白色字体清逸淡雅;风格鲜明,蕴意深远,彰显“阳光”特质。

校徽中波浪状线条意喻着阳光学院地处马江,汲取了中国船政文化的精华,在闽江之畔冉冉升起。盘旋上升的三条曲线组成了一轮喷薄而出、光芒四射的红日,意喻着“阳健不息 光华恒升”之精神,展现阳光学院砥砺向上、奋发进取的蓬勃活力。由细渐粗的抽象构图给人以无限张力和延展空间,预示着阳光学院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展现向“创百年名校”宏伟目标奋力进发的气势和决心,构筑了阳光学院“刚健笃实 辉光日新”的美好意境。

精神文化

★校训

“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出自《周易·大畜》彖辞。

“刚健笃实”指一个人要有阳刚向上之气力,自强不息之精神,同时要有纯厚朴实之性格,脚踏实地之作风;“辉光日新”指一个人每天在道德、知识、能力、修养等方面都要有所长进,不懈追求自我完善的理想境界。

分享到: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