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他们这样干!——我校召开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研讨暨成果汇报会
时间:2022-05-28    点击量:

建立符合能力发展规律的实训实战课程体系、搭建特色平台为教师赋能、让人才培养与市场深度接轨……在5月27日召开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研讨暨成果汇报会上,全体校领导和各二级学院、直属单位负责人共聚一堂,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性成果、具体做法等进行分享交流。

自我校正式出台《加快推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实施方案》(“1号文件”)以来,全校上下围绕如何做深做实应用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其过程涌现出不少特色经验做法。那么,他们是如何在应用型课程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培养等方面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呢?一起来看看吧。

1、“逆向设计,正向施工”,夯实应用型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学院建立了工科特色鲜明的“树形”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探索形成了核心课程内容KPI模式模板,让“珍珠变项链”,培养“懂测试、精硬件、强编程、善应用”的应用型人才。

经济管理学院针对各专业分别构建了“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国标核心课程”“实战能力课程”等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确立了各专业实训实战进阶式考核标准。

元宇宙学院构建人才培养“三步走”模式,针对广编专业,实现初级——短视频制作与运营100%过关;中级——高质影视编导创作实战教学;高级——虚拟制片能力培养国内领先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数媒专业,实现初级能上岗,中级能胜任,高级能抢手的人才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学院已初步形成“无人机航测”“智能监测”两个方向,将在“新基建智慧建造,新型测绘实景三维,全寿命周期结构检测”等方面发力,通过持续承接工程任务,在应用服务上做实做优。

现代音乐学院以“双减”为契机,围绕“打擂台”“上舞台”“站讲台”三个层次,构建大中小幼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力创一流音乐舞蹈品牌。

2、搭建特色平台,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设计学院已获批省职业技能中心组织的包装设计考点,翁炳峰教授受聘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包装设计师》审核组长工作,并兼《商业摄影师》试题评审工作,助力阳光学院“1+X”职业等级证书实际落地。

法学院紧扣“一号文件”,将教师队伍分为“学科竞赛”“法治教育”“法制教育”“法律诊所”“科研”“考研”“环境公益诊所”“律指针工作室”7个组别,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分工,进行任务分解,责任到人。

应用经济研究院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基地平台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目前,研究院获国家社科项目立项1项,省级项目立项3项,横向项目立项3项;专著1部,发表SSCI、SCI论文6篇,高层次人才撰写的《“银发族”深陷“数字沉迷”现象亟待重视》等3篇资政建言,被福建省政协及全国政协采用;1篇国家社科项目研究报告被副省长批示。

3、深耕“前厂后校”,强化育人质量

新媒体学院设立“师带徒”制,与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字节跳动”、畅玩集团等10多家单位建立合作,与市场深度接轨,以“真题真做”强化实训实战。目前,师生团队代运营项目涵盖生鲜、服饰、农产品等,GMV达269.48万,参与学生人均GMV6.42万。

跨境电商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提供虾皮平台运营项目、敦煌平台运营项目、隆必达实体店运营项目等跨境电商直播营运和跨境电商平台营运200多个岗位,全方位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平台营运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儿童与发展学院以“课证融通,打通学分置换”构建1+X人才培养体系。在今年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实习“双选会”上,20家优质幼儿园、企业向我校学子提供了250个实习岗位,远大于毕业生人数,优秀人才被“预定”一空。

公共基础部全面推行“教基础育全人”的“3+1战略”(基础教改、考研、留学以及校企合作),全面调动基础学科为我校应用型建设贡献力量,助力学子成长成才。今年,我校考研升学人数同比去年翻番。

马克思主义学院设计校外社会服务考核方案,主要以开展社区宣讲、社区服务、无偿献血、支援教育等各类社会服务活动,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时长作为课程过程性考核重要指标。

在深入了解了各学院应用型建设各项成果后,乔海曙校长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明确目标和指标,强化从“做了什么”到“做成什么”。各二级学院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学校应用型建设目标变成各个学院工作开展的具体指标,把工作的重心聚焦到应用型建设上来,围绕指标把应用型建设的成果做实;第二,学校搭台,学院唱戏。做深做实应用型,主体在二级学院,重心在师资队伍建设。要以多元赛道为教师创造多维发展机会,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双师双能型师资体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赋能。第三,相互成就,实现“三赢”。全校上下要齐心协力,帮助学生实现“校招优于社招”;帮助老师在观念上转型,实现“双师双能”,助力学校成为应用型大学的标杆,让所有在阳光学院生活工作学习的师生都能实现工作生活双丰收,物质精神双幸福。

此次会议后,与会人员进一步达成共识,纷纷表示,做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既是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更是阳光学院的必然选择。大家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加快落实应用型建设的行动上来;要守住底线,追求无限,以解决人才培养中学生“入门”甚至“进阶”问题为底线,通过产业学院打造“前厂后校”模式追求无限,为全校的师生提供实战平台,助力阳光学院建成全国应用型大学标杆。

分享到: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