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3-04/29/content_R4oPP3SL.html?gid=gDajO4kX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叶润真 陈倩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简历筛选、自我介绍、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近日,一场场“面试实战”课出现在福建在阳光学院的课堂上。
这是阳光学院实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一项举措,邀请企业事业单位资深HR作为企业导师加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把面试现场创新“搬”到课堂,并引入职场案例和行业标准等开展“面试实战大课堂”,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了解政策、在观摩与体验中收获技巧。

课堂面试实战现场(陈昱琛/摄)
课上,每班100余名学生十人一组,2-3名学生作为“面试官”,其余作为“应聘者”参与面试实战:学生们要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调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演讲口才,应对各种求职关卡;企业导师与课程专任教师对学生的面试表现给予及时反馈,从职业探索与规划、综合实践、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给予了宝贵建议。同时,“面试官”和“应聘者”进行朋辈互评。课后,不少表现优异的学生还获得了不少知名企业、单位的实习录用“PASS卡”。
阳光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负责人、就业指导处副处长叶润真介绍说:“大多数学生还没有经历过求职面试,还无法感受和体验真实的求职环境,因此我们设置‘求职实战’课堂,邀请企业HR加入,校企双师共同设计面试场景,让学生们提前体验真实面试流程,提高应聘和就业技巧。”
“这样的体验,能让我更加从容地面对今后的求职场景。”阳光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吴振汉在课堂中扮演“面试官”,他说,从面试官的视角,自己发现了许多以前从未思考过的问题,也从其他同学身上收获了不少面试小技巧。
“即使在候场室一遍遍自我演练,但踏进面试间时还是紧张得有点语无伦次。”作为“应聘者”参与面试实战课堂的大三学生张佳骐,在参加完应聘后第一时间找到老师分享心得。她觉得,通过这样的课堂实战,让自己更加明晰了求职的优劣势,而专业老师的反馈和朋辈互评,也帮助自己更加明确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导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评分(陈银屏/摄)
“在这么多年的校园招聘中,我们发现很多应届毕业生对面试没有什么概念,不懂如何在面试环节展现个人核心竞争力。”阳光学院企业导师、新鸿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专业经理马文倩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打破了纸上谈兵的理论灌输,让同学们真正认识、了解、掌握、亲自体验面试流程,让企业也能提前发现人才。
据悉,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用人需求,阳光学院“面试实战大课堂”延伸到学校大操场、创新创意园、“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等地,学校将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与服务,为不同年级学生带来生涯规划、职业测评、就业政策咨询、职业形象打造、模拟面试等,助力学生提升求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