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阳光人物 >> 正文
【优秀教师】江月英:做文创,要足够勇敢!
时间:2018-06-16    点击量:

说起文创,你会想到什么?天马行空、脑洞大开、新锐创意、发散思维……对于阳光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江月英老师来说,文创更像是代表青春热血的一个标签:足够勇敢!

“你想要在文创路上走很久,就要足够勇敢!在别人还没做的时候,你就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做!”在一次会议交流上,某位文创前辈说的这席话对江月英的触动很大。

勇敢,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词,特别是当江月英老师把它融入到教学和科研生涯中时,她深深感受到了这股力量在升腾和壮大。

好的课堂,从生活出发

如何启发学生?如何感染学生?江月英老师的课上,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尤为独特。

“同学们,你们记得自己的生日吗?”全场哄笑:当然记得!

“记得妈妈的生日吗?”回答的声音此起彼伏。

“那记得电影的生日吗?”课堂安静了下来。

电影是怎么“出生”的?

江月英老师用这种方式让学生记住这个时间点:1895年12月28日。“你们应该像记住自己生日一样记得电影的生日。”

江月英老师在课堂上教学

她清晰地记得,来阳光学院面试试讲时,讲了不到十分钟就被考官打断。她心里忐忑不安。

考官说:“月英老师你可以停了,不用再讲了!从你一开讲就先告诉学生这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我就知道你是个很会讲课的老师了。”

江月英老师记得那次试讲的主题是“视觉和听觉如何服务于主题”,而她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让经验丰富的考官慧眼识珠,也得益于之前丰富的生活实践经历。

在四川大学传播学专业就读研三时,她已在四川传媒学院授课。业余时间和三个合伙人开了杂志社,创办刊物《中外文艺》,面向的读者群体是高校的文学爱好者。通过会员订阅的方式进行发行。创业始艰,但锻炼和收获非常大。杂志社在第三年转成以企业宣传策划为主营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开始盈利。

但这个时候江月英老师决定从四川回到福州。一方面是"孝字当先”,回家乡离父母近一些,更主要是她对原有的文化传播氛围感到不适应,“有点浮夸,不够务实。我不想成为随波逐流的人。”彼时江月英觉得她已经工作了四年,必须有个成长,就像大学四年要毕业一样。

阳光学院,就是江月英老师的下一站成长,她也把十分的精力注入阳光的课堂。

老师如何更好地表达?思考、思考、再思考!

“老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深入浅出’”,将深奥的理论或概念通过浅显易懂的实例或自己实操的经历表达出来。她发现这样的方法学生接受得更快。

当有的老师反映理论课很难上时,江月英老师会和他们分享这个方法。比如在上《中外影视史》这门课时,那么多的时间脉络、人物线索,这是电影史的核心干货,必须讲,但怎么讲?如果按传统方法,把重要事件和人物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去讲,学生可能会睡着。但如果能跟学生像讲故事一样,把不同时段的主要人物的关联有逻辑地串联起来,建立一个像电影人物的关系图谱,那效果肯定不一样。

江月英老师与阳光学院影视创作团队

而在上摄影实操等实践课时,江月英老师会站在旁边看着学生操作,比如看学生布光的方法,再对比拍摄出的作品。她会问学生,本意想突出什么?学生说要突出中心部分的质感,但效果不理想。原因在哪里?原来是布光的方向错了。实践课的核心就是启发学生在实操中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江月英老师在摄影课上指导学生实践

引导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调整和改进。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老师和学生一直处于脑洞大开的状态。有好想法?大胆说出来!有好创意?大胆去做!

江月英老师说她会某个时刻突然有个想法,很兴奋,然后和更多的人沟通,慢慢去推理,最终看能不能站住脚,是否可行。

“上新课对你自己来说是件好事,可以增加另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完善。”江月英老师发现很多青年教师都有内才,只是他们要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法,更多地去思考。

让文创与乡村建设碰撞出火花

从2017年开始,江月英所在的人文与传播学院师生团队参与到阳光学院屏南乡村智力扶贫项目。接触乡村振兴这个文化场域,让这个团队兴奋不已。如何把乡村建设和专业结合?让乡村建设真正深入和落地,而不只是让学生体验生活?

屏南北墘文创产品开发团队

在学校乡村振兴战略项目的推动下,江月英老师所在的团队积极行动起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团队把乡村文化创意以项目的形式和具体的课程对接,再把具体课程的研究成果升级为科研项目,特别是在屏南县代溪镇北墘村的智力扶贫中建立“一校一村一团队”的高校乡村文化建设融合范式。

乡村振兴和高校智力结合,形成了一个浑然天成的场域,互利共赢。“你可以把它做得很文艺,也可以做得很商业,你可以服务于乡村,不一定定位于城市。” 文传学生对北墘村的品牌vi设计、影视作品开发和第二届北墘黄酒节的成功举办,都给了他们莫大的信心。

而在智力帮扶乡村建设的实践中,也是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江月英老师介绍说,有个女生在屏南北墘项目实践后告诉她,“江老师,我很感动,大学的课程居然有乡村建设的课题,我毕业了就想到乡村建设去服务!我就想回到我的家乡去做文化产业。”

最近江月英老师所在的团队和北墘村签订了创建3A黄酒旅游特色小镇横向课题协议,8位专业老师将带领自己的小团队共同完成11个北墘文化子项目。

江月英老师在第二届北墘黄酒文化节现场指导

“有的老师说,我就想当一个简单的老师。可是我认为勇敢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同时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为学生搭建不同的平台,让学生的所学得到施展,让学生更有自信。这是一名老师的责任。”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实践和施展的平台,江月英老师也致力于搭建企业平台。前段时间她带队奔赴安陶小镇和夏布小镇考察,探索高校、企业和村落三方合作的实践模式。“一个村要发展,一定要有特色的产业。对于乡村振兴,企业样板式的打造会有‘千篇一律’的乡村景观,而高校的智力扶持会让乡村文化建设注入青春血液,产生‘千人千面’的特色乡村文化景观,使乡村具有更大的创造力。”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自我修炼的路上,给生命正在绽放的学生多浇一点点水,让学生朝着阳光奔跑。江月英老师经常这样鼓励学生:“你们做好自己的定位,规划好自己的格局,大胆地迈出第一步。一路有荆棘,才会一路有惊喜!”

在诸多的思考探索和实践之上,江月英老师再次感受到“勇敢”这两个字的力量,并将大阔步前行。


分享到: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