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所获各项校级、赛事、部队荣誉
4月7日16点10分,陈斌的手机微信弹出一则新消息提醒,当看到“恭喜您已进入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字样时,他不禁有些恍惚。
两年军旅,四年学习,一年全身心投入备考,两月复试冲刺......回首6年岁月,长期耕耘一朝收获,一时间百感交集。直至一遍遍反复确认信息,陈斌那根紧绷的弦才渐渐放松下来。
人生自是有缘,相逢未必偶然。
2018年,陈斌抱着磨砺自己意志和品格的初衷参军入伍,两年军旅生活教会了他坚持和忍耐,养成了强大的执行力。
退役复学后,陈斌开始思考今后的发展方向。
“在最好的年纪继续升学,对我而言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2021年2月,在一场学院组织的考研经验交流会上,20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杨天罡学长的一席话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陈斌为学长学姐追梦圆梦的执着所感动,也被他们描绘中广博雅慧的学习氛围所感染。那一刻,想考研的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陈斌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探讨专业学习(中间)
梦想在心中生了根,那就靠行动来浇灌成长。
“考什么学校?”“考什么专业?”“能不能考得上?”考研的第一步,细化目标和方向。
通过前期的资料搜集,陈斌了解到,南京理工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有士兵计划。“这是个绝佳的机会。”陈斌很快就把目标锁定到这所国家“双一流”高校。
但真正深入了解后,他发现南京理工大学涉及多本专业书籍且试卷难度极大,尤其了解到专业预报名情况,软件工程专业竟有600人参与竞争。“要不就换一个相对简单的学校考吧?”正当陈斌犹豫着是否更改目标院校时,一篇名为《阳光学子刘佳宁成功跨考上岸北京大学》的公众号文章,很快让他重燃信心。
“原来,上岸国家‘双一流高校’真的不是梦!”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陈斌细细研读了关于刘佳宁学姐的报道,他决定回归初心,奋力一搏。
从戎培养好习惯,“宅”出学习高效率。
决定考研后,陈斌变得更“宅”了。退役复学的他舍掉一些社交生活,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
在部队的训练经历养成了他制定学习计划的良好习惯。他总将一天时间划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在实验室里钻研实战项目,巩固专业知识;一部分独自沉浸在图书馆里完成学习作业和书籍阅读,剩下的一部分用来坚持做志愿服务。
每天清晨,陈斌的闹钟准时在6点钟响起。到达图书馆后,开始背单词,再精读一篇英语文章;休息间隙,就用手机刷一刷每日的政治选择题;午后,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专业课学习中;到了晚上,专攻难啃的数学题......
一天天看似“死板”的生活规划,却帮陈斌打通了“任督二脉”,通过把坚持每天学习变成了“肌肉记忆”,让所学的知识深刻融入“骨髓”,最终的他,完成了既定的所有备考任务,带着十足的自信上了考场。
陈斌在图书馆、自习室学习
陈斌部分电子笔记
每日打卡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初试成绩出炉后,陈斌的排名不算太理想,面对高手如林的竞争者,他有些犯怵。专业老师李娜看出陈斌的不安,借助所在导师组(人工智能学院冯奎胜导师组)的教师资源,全方位为他答疑解惑,以增强他的复试信心。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专业教师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陈斌开展详尽的复试指导,学院也组织了多轮模拟演练,帮助他熟悉复试流程。渐渐地,陈斌发现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面对“面试官”的提问也越来越从容。最终,在复试中,陈斌在6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实现逆风翻盘,成功上岸。
从校服到戎装,从战士到硕士,陈斌用自己的努力和毅力一步步实践着目标与理想。回首大学时光,他十分庆幸自己18岁那年选择了阳光学院人工智能专业。“最遗憾的是,大学期间因为专注学习而放弃了不少校园活动。趁现在还没毕业,我要最后参加一次学院举办的科技节!”陈斌道。